
血液入面既成份包括:
1. 紅血球(red blood cell)又名erythrocyte,約佔45%,平均壽命120天。沒有細胞核結構,負責帶氧氣﹑營養及激素到身體各器官,並將二氧化碳帶到肺部排出體外。
2. 白血球(white blood cell),佔血液成份<1%,具細胞核結構,負責身體防衛工作,可再細分為以下五種類:
顆粒性白血球包括:
嗜中性白血球
嗜鹼性白血球
嗜酸性白血球
非顆粒性白血球包括:
淋巴球
單核球
3. 血小板(platelets),佔血液成份<1%,沒有細胞核結構,負責凝血工作。
4. 血漿 (plasma),約佔55%,主要成份為水份。
紅血球主要由骨髓中的紅骨髓所製造,當血液中的血氧含量下降,腎臟會分泌紅血球生成素刺激骨髓造血。新生紅血球壽命約120天,衰老的紅血球會被肝臟及脾臟分解及破壞,紅血球分解後,血紅蛋白(hemoglobin)會分解成血基質(haem)及蛋白(globin),蛋白質的最後產物為胺基酸,經肝臟脫胺作用後形成尿酸經尿液排出體外。而血基質(haem)則會分解成鐵質及膽紅素(bilirubin),鐵質會被再吸收利用,協助造血。膽紅素則於腸內與腸道細菌作用,轉化成膽素原,使糞便著色,有輕瀉,去嗅作用。隨糞便排出體外。
沒有留言:
張貼留言